top of page
微觀的故事
微觀故事聚焦講述神造男人和女人的經過,它成了神與人故事的開始(創二4-25)。

地點

這微觀記述裡,確切記下了一個地點。

神選定了一個地方來讓亞當居住,這地方在東方的伊甸(創二8)。這是一個有確實位置的地方──不是想像中的一個地方或「天堂」,而是神所造的大地裡的一個地方──因為故事指出那地有四條河,並列明它們的名稱。

由於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至今仍在,所以有學者推斷伊甸的位置大概在今天的土耳其境內。雖然伊甸的位置如今難以確定,但故事明確記下這四道河的名稱,說明這故事並不是寓言、神話或單純傳遞屬靈教訓的故事,而是發生在這世界真實地點中的一個故事,是有空間定位的。

時間

故事明言是「在耶和華神造天地的日子」(創二4),那時已有野地,但沒有草木,未有菜蔬(因未有人耕地)、未曾降雨,卻有霧氣滋潤大地。接着故事便聚焦神如何造第一個人,由此推論,故事是在創造的第六日,作者要細緻記述神造人的經過。

美麗的湖泊
故事開始有人物了
 
午後漫步

神仍然是這故事的主角,祂仍然在施行創造。

 

但隨着第一個人亞當被造,和接着再造女人,這故事便正式成為神與人的故事,也是人類歷史的開始。

岩石風景

細緻描述神造人的經過

有別於神先前的創造是「說有就有」和「各從其類」,祂造人的方式顯出了人的珍貴。故事記述:「耶和華神用地上的塵土造成人形,把生氣吹進他的鼻孔裡,那人就成了有生命的活人,名叫亞當」(創二7)。

神為人做的連串事情, 顯明祂對人的珍愛

神親自用塵土塑造一個人形, 把祂的氣吹入人的鼻孔, 讓祂的氣成為人的生命氣息

神親自給這人起名叫亞當

神給人工作:耕種和看守園子

神親自帶各種生物到這人面前, 這人叫牠甚麼, 牠就叫甚麼, 這顯然是讓人與各種生物建立關係, 讓人可以呼叫牠們,確立人的管理位份

神明白人需要伴侶, 主動為亞當造一個和他相配的幫手

神讓亞當沉睡, 用他的肋骨造了一個女人. 女人被造與男人被造不同, 但兩人是相連的

造男造女的結果

神造完了一男一女的人, 故事記下亞當所說的第一句話:「這是我骨中的骨,肉中的肉;她當稱為女人,因她是從男人身上取出來的」(創二23)。在這之前,他為動物起名時顯然已經發聲,但這裡明確記下他說的一句有含意的話,顯示他已有「我」的自我意識,能夠分出「我」和「她」是兩個個體,而且是互相關連的。

 

 

創造的故事還暗含了....

故事結尾有兩句註腳,第一是:「因此,人要離開父母,和妻子連合,二人成為一體」(創二24),這道出人類自行繁衍後,便有父母和夫妻的角色。第二是:「那時,夫妻二人赤身露體,彼此都不覺得羞恥」(創二25),這時的世界是一個完全正面的世界,人的生活也只有正面的經驗和感受,所以不會出現「羞恥」這種負面感覺。

神為萬物設定了界限,
由此讓世界有了秩序
幾何相冊封面

​神設定

界限

神為所造的萬物設定了界限範圍,例如:時間要分晝夜和一日一日;日和月要在天上,要依循軌道運轉。祂要水聚在一處,露出陸地。祂造鳥可以在天上飛;魚可以在水中游;爬蟲走獸可以在陸地生活。祂造人來管理各樣的生物(祂沒有立獅子來做森林之王!)。

​我們可以想像神對鯨魚說:「你不可以上陸地生活,因為你離開水的時候,你必要死。」

「伊甸」的園子是一個富庶豐饒的地方。神在那裡長了兩種特別的樹,分別是「生命樹」和「知善惡樹」;這兩種樹當然可以有其生存在這世界的目的和位置,就像其他的樹和受造物一樣。

神明確告訴亞當一個界限,就是「園中各樣樹上的果子,你都可以吃; 只是那知善惡樹的果子,你不可吃;因為你吃的時候,你必要死。」(創二16-17)。

我們不知道亞當怎樣理解「死」,因為在伊甸園從未發生過「死」,但既然神以「死」作為踰越這界限的後果,亞當理該明白它的嚴重性。如果「生」代表享有伊甸園的一切(那是亞當享有的世界),那麼,「死」就代表失去伊甸園的一切。

​如果伊甸是樂園,那麼,「死」就是告別樂園。

神第一次把生與死的界綫擺在人的面前,人究竟會怎樣想呢?下一回是....

神設定
粉紅漸變

一點觀察:
 

創造故事所表達的神觀和世界觀

這個聖經的創造故事,與一些神話創造故事或學說所提出的「二元論」(dualism)世界觀絕不相同;「二元論」的世界觀認為,這世界是由善與惡,或光明與黑暗這兩種互相對抗的力量所共同統治的。聖經所啟示的是「一元論」的世界觀:唯獨耶和華是至高者和掌權者,沒有另一力量與祂平等對立。

 

 

聖經的創造故事敍述了一個神創造了天地萬物,而這個物質世界是被創造者說是「很好的」。因此,無論是光明和黑暗、有形(例如人的身體)和無形(如空氣)的物質,都是由一位神創造出來的,祂都說是好的,排除了物質是惡的說法。

 

這個故事不僅塑造了猶太人的獨一神觀,還塑造了他們相信神是「全地之主」(書三11、13),「審判全地的主」(創十八25)等觀念。到了新約,保羅也說:「我們知道偶像在世上算不得甚麼,也知道神只有一位,沒有別的神…萬物都是藉著他而有的,我們也是藉著他而有的」(林前八4-6)。

 

 

不過,創世的故事卻同時顯示,這個神所創造的美好世界已存在我們所謂的「二元性」(duality),即一些從人看來是互相對立的事物和觀念,例如;天地、晝夜、光暗、寒暑、水火、男女、陰晴、上下、工作和歇息、連合和離開等,宇宙和世界便因着這等「二元性」產生了平衡作用。同時,這世界也是「多元性」(plurality)的,宇宙萬物多姿多采、不拘一格,絕不單調和齊一化。但這「多元性」,卻不可以跟「多元主義」(pluralism)混為一談。「多元主義」可界定為「認知有超過一個終極原則以上的系統」,這正好與我們相信這世界是由一個神所掌管,只有依從祂的終極原則來生活,才是美好生活的信念相抵觸。所以,簡言之,聖經的世界觀擁抱「二元性」,卻排拒「二元論」;擁抱「多元性」,卻排拒「多元主義」。

Minimal Title

一點觀察
水波紋

兩個反思問題

1. 有人說:「幸福人生的要素是:有事做,有所愛,有希望」“The grand essentials to happiness in this life are something to do, something to love, and something to hope for.”(George Washington Burnap)。伊甸園的生活是否已具備他所說的幸福生活三大要素呢?

2. 基督徒所盼望的新天新地,如果就如伊甸園的生活一樣,你滿意嗎?

創造的故事完
反思問題
bottom of page